大雪紛飛的冬天,寒風刺骨,東漢南陽醫圣張仲景此時告老還鄉。
南陽白河口岸的大街小巷,只見一個個鄉親衣不蔽體,很多人耳朵被凍爛,這一幕幕,時刻揪著張仲景的心。于是他命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衣棚,支起大鍋,在冬至當天舍“嬌耳”醫治凍瘡。他用羊肉、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里煮熟,撈出來剁碎,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,再下鍋煮熟,做成一種叫“驅寒矯耳湯”的藥物,施給前來求藥的人吃。大家吃了嬌耳,喝了肉湯后,渾身暖和,兩耳發熱,耳朵也好起來了。后來人們學著“嬌耳”的樣子,包成餃子,是故形成“捏凍耳朵”的習俗。
冬至這天,是每年的公歷12月22日前后,太陽直射南回歸線,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,黑夜最長的一天。古人認為,冬至是陰陽二氣,自然轉化之時,天地間的陰氣開始下降,陽氣開始生發,意味著否極泰來,被認為是大吉之日。因此,冬至也被稱為一陽生。
冬至過節源于漢代,盛于唐宋,相沿至今。《后漢書》有這樣的記載:“冬至前后,君子安身靜體,百官絕事,不聽政,擇吉辰而后省事。”朝廷上下在這天放假休息,軍隊休息,邊塞閉關,商旅停業,親朋各以美食相贈,相互拜訪,歡樂地過一個“安身靜體”的節日。可見,古人對冬至這個節氣相當重視,因而有了很多吟誦冬至的句子。比如杜甫的“天時人事日相催,冬至陽生春又來。”白居易的“邯鄲驛里逢冬至,抱膝燈前影伴身。”等充滿濃郁畫面感的詩行。
民間冬至吃餃子,是清末民初才有的風俗。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,潛移默化的完善,滿滿滲入到社會生活的過程。節日蘊含著早期風俗活動的原始崇拜、迷信禁忌,浪漫的神話傳奇故事,以及宗教的影響力,一些歷史人物賦予被永恒的紀念等,所有這些,都融合凝聚節日的內容里,使節日有了深沉的歷史感。隨著歷史歲月的衍變,祭祖、賀東已淡去,但在北方吃餃子的習俗仍然保留。因而有了“冬至不端餃子碗、凍掉耳朵沒人管”之說。有些南方人冬至里依然賀冬祭祖,吃湯圓,喝冬釀酒的風俗。而無論食怎樣美食,都是對以前風俗傳承,也是對盤古氏,對醫圣等行善積德先輩的一種緬懷,更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福,賦予一份厚重的家國情懷。
古詩今讀的慕課,現代人對古詩的評論說過一句經典的話:“結合當時詩人的意境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創作的作品賦予現代的意義,堪稱美哉。”那么,節氣也是一樣。在傳承里,賦予現代人對此的理解和蘊含,會更顯節氣的韻致。
看過一篇心動的小短文。在外漂泊的女孩坐在異鄉城市的餃子館,靜等一盤熱騰騰的餃子。回想在外漂泊的一個又一個日子,她更想念家鄉,想念家中餃子的味道,而堅強的她掩飾內心的波瀾,靜默坐在一角,若有所思地輕輕夾起一個個餃子,慢慢咀嚼。然當對桌一素不相識的女孩發出感慨,想念家鄉的餃子,想念媽媽的味道時,一旁的她瞬間眼淚長流。實乃“同是天涯淪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識”!一樣思鄉的心,拉近了彼此的距離,溫暖了異鄉里漂泊的兩顆心。
冬至是隆冬的開始,也是春天的前奏。寒冷的冬至,一家人聚在一起品著蒸騰飄香的餃子,或舀起寓意團團圓圓的湯圓,便有了幸福團圓的意蘊,還有古人設立此節的初心,以及慶賀的意義。那一幅幅蒸騰的畫面,氤氳的香氣,都是讓人惦念和回味的味道,也是這個節氣最美的景致,溫暖了漂泊的人,豐潤了一段又一段路途......